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796节

作者:中秋月明字数:3226更新时间:2023-12-23 15:20:36
  麦培薇和乔恩旁观,说笑着一起顺着廊桥走进航站楼。
  汪茜叮嘱那几个学生取行李,这边就尽量简单点走出去。
  杜若兰略微紧张的低头看自己穿着:“我在国外的舞台穿着要是国内传开,就不要活了。”
  潘云燕连忙打包票:“绝对没有,我经手的……”
  边说边跑到前面准备回头拍个几人合影。
  然后她就凝固在那了。
  荆小强心头一慌,册那!
  肯定又是哪路神仙利用了我这名气……
  果然几人转过滑门,外面全都是举着荆小强海报、横幅的人群!
  以最近频繁面对各种演唱会的经验。
  这连绵不绝到外面全都是人,起码上万人!
  这是要搞乃样嘛?!
  别说荆小强,连跟在后面的麦培薇、乔恩,还有那俩嗦尼专员,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场景!
  仅仅是面对一个歌星,就能有这样的场面?
  麦培薇觉得要重新评估自家老板的影响力了。
  第780章、我们都是神仙
  明明就是身前那个清秀身影当了幕后推手吧。
  荆小强他们不知道,大家除夕回来来不及给他们分享,春节后出国的汪茜又是个两耳不闻舞台外的性子。
  《音乐报》从十一月下旬开始,每期都专门拿出第二版整版,通报关于沪海歌舞剧团暨摇滚音乐全球巡演的消息。
  最开始是艰难的从那些港台八卦杂志上面搜罗文字信息,要不就是请白总监直接打电话给hk的“同事”询问各种动向,陈薇羽当然传递了不少关于在港台演唱、唱片销售等等各方面的信息。
  只有三分之一版,还要拿点新歌词之类来填充。
  但是自从潘云燕这个随行记者上线,又从焦盆学会了国际航空快递之后,三天之类就能把最新文字、照片、报刊一起打包发回来。
  最关键在于这边是何炯炯把关啊。
  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拿到他手里,始终把握主题思想,这是代表着我们新时代中国年轻人的歌舞艺术、摇滚音乐创新开拓,到全世界去传递新风气新形象!
  站在右岸北市大学开敞式的体育场舞台上,用拍立得纪录的十万民众围观照片,没有技巧,没有广角,却依旧震撼人心。
  这是整整二十年向内地文化输入之后,第一次这么广泛传播我们的声音。
  看看北市剧院那些看着《当我们年少》歌舞剧,泪流满面缅怀太平轮的市民,血浓于水的关联还需要多说吗。
  焦盆巨蛋体育场,那么宏伟壮观的外表,是我们一直回避展示的资本主义硕果,却被荆小强带着乐队掌控所有人的心灵。
  满场如星星点灯般璀璨的小灯,哪怕在报纸印刷上都依旧震撼人心。
  这是每周一期,发行量超过两百万份的全国报刊!
  还是用大家熟知的体坛周报来做比较,上一世在2001年那个世界杯出线的时候,创下单期发行量262万份的全国纪录,平时其发行量160万份。
  可那是体育,体育再广泛,也只是部分人的爱好,特别是女性就绝大部分不看这个。
  音乐的受众群体就广泛多了。
  而且《音乐报》上每期都有两个整版是新歌曲推介,光这,就比体育类报纸具有更强的收藏性。
  所以两百万份已经是那家印刷厂的极限,市场还是有更多需求的。
  这已经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非时政类报刊,量最大的参考消息也不过三百万出头,国家机关报两百八十万份,砖儿台电视报也两百万份。
  想想这是什么规模。
  军艺那边都给派了位过来做书记,不是夺权,是帮年轻人们看着。
  不过也没啥可看的,全都是音乐,特别是在荆小强的要求下,晦涩阴暗、颓废暴躁的歌词都要尽量筛选。
  等到这一系列的环球巡演,这是带着中国声音走向全世界啊。
  以那个年代,找几个模特到巴黎街头飞扬红旗走走,都能鸡血兴奋的内心极度虚弱状态,这是实打实的文化传播。
  还这么受欢迎。
  走到哪里,每一期都有人山人海的演唱会照片。
  就为了这个,好多读者写信抱怨,二版黑白照片根本看不清,头版不合适,后来就挪到了最后底版,本来这是广告位,也变成每期刊登彩照。
  好莱坞碗的巨型穹顶建筑表演《冰雪女王》,拉斯维加斯难以置信的巨大橄榄球场搞摇滚,纳维尔市的乡村音乐之都销售唱片,当然还有荆小强站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咏叹调。
  和特蕾莎在舞台上共同演唱,与米高的共舞,大家谈笑风生的唱跳,还有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。
  前后有五十多位沪戏、沪音的学子跟着歌舞团的脚步,不断推陈出新,又留在东京、洛杉矶、薪乡、欧洲传帮带外加学习。
  也许放到二十年后不算什么,但在刚刚抬眼看世界,稍有能力,只要有路子,就削尖了脑袋往外面走的时代。
  电视上到处都在播放我们的文化崩塌,书刊杂志到处都在吹嘘国外是多么多么美好厉害,连夏令营的孩子都远超我们的同龄人。
  那种沮丧、失落跟不自信,已经席卷了全国。
  很多人焦急,愤怒,可是连管理部门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。
  荆小强的环球巡演,不啻于一剂强心针。
  我们也行的。
  舞台上的荆小强,从来都不是奇装异服、华丽外表,简单朴素,唱的却都是那些打动人心的歌词。
  当然国内看到的都是中文版本。
  无不充满了骄傲。
  有一说一,报刊的年代还是个单向传播。
  哪怕有什么理中客、酸溜溜,也没法扫兴。
  所以《音乐报》带来的就是碾压式信息传播,只要看得几期,基本上就是连载式追更。
  康康小强又到哪儿了,又给啥洋鬼子表演了咧?
  本来潘云燕写的是我们为了巡演方便,买了几辆大巴车吃住都在车上……
  何炯炯看了看豪华奢侈的房车内饰,还是很有政治性格的没放这几张照片。
  全国人民就觉得小强是在风餐露宿的节约吃苦。
  文字的魅力就在这里。
  没有说荆小强他们赚了多少钱,但强调巡演除了传递文化,就是创汇,最宝贵的外汇,并且把赚到的钱带回来搞建设。
  就这么简单。
  《音乐报》倒是没说过荆小强什么时候回来。
  但得到消息的市里面,稍微通知下各大高校就立刻响应,要来迎接他。
  站在国外那么多舞台,被那么多人欢呼的艺术家回来。
  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么壮观的场面欢迎呢?
  甭管什么目的吧,在这个走了就不想回来的时代,荆小强这绝对算得上载誉归来,而且对热衷于出国留学的大学生,有很好的榜样作用。
  一呼百应。
  这会儿的沪海机场本来距离市区就不远,有些大学校区更靠近这边,譬如沪戏舞蹈戏曲专业这种,几乎倾巢出动,全都来迎接大师兄。
  嗯,舞蹈系现在也没啥人了,一共才两个完整的年级,百来号人,就有一半多在国外。
  据说今年艺招报名全国第一!
  现在就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歌舞艺考生到附近安营扎寨的学习、打听,陆曦的房子全都租出去了!
  感谢金宝爸爸的妙招儿啊,当初说了要把这块地皮炒起来,就炒起来。
  所以到这会儿连陆曦她们都挤不进来,只能顺着空乘公司那边的便利,从侧面隔着百八十米的距离远眺。
  使劲把金宝举高高,看看你爸的荣耀时刻,她居然还去邀请成小姐带着孩子一起来。
  成玉玲无语,真当一大家子抛头露面很有趣吗?
  你自己去好了!
  从荆小强他们走出来远眺,整个现场所有人都开始欢呼,一片片手臂开始举起来挥舞。
  从候机大厅出来,一位市里荆小强见过的领导就笑着示意:“给大家说说吧,很好,很好……”
  旁边停了辆机场常见的客梯车,还牵了根麦克风线,周围所有人都笑着给荆小强鼓掌,好像在在鼓励他上去。
  袁学姐带着的摄像机都只敢站在边上,不敢靠近。
  这货又不需要鼓励的,只是来都来了,杜若兰悄悄帮他把双肩包摘了。
  荆小强顺着台阶走上这二十来步的时候,几乎是每一步,都能让现场的欢呼声高一个声浪!
  这小半年荆小强已经看到过无数次这样上万人聚集的大场面了。
  但眼前绝对不同。
  客观的不同就是颜色,以蓝灰绿白为主。
  哪怕是沪海,全国经济条件最好,追求时尚美好的意愿最足,这个年代的春装还是以男性中山装、西装甚至绿军服为主,偶有红色点缀。
  这跟在国外看到的花里胡哨、五颜六色差别大多了。
  密密麻麻的蔓延开去,就像向日葵的那些瓜子挤在一起。
  然后激动迫切的看着高处亮相的荆小强使劲挥手。
  所以主观上,跟看见外国人对摇滚歌星的欢呼完全不同,荆小强能感知到,这是种对美好希望的向往。
  真的就像向日葵看着太阳那样。
  他仿佛看见了自己,上辈子迷茫又不知方向的自己。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